银杏海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九寨行:山水的清丽与深沉
文:高雨辰 图:高雨辰 来源:学生记者团 时间:2016-04-18 3086

  深夜搭车赴九寨,这是自然的召唤,美的召唤。清明假期的前一晚,我和同学共四个女生启程离开学校,前往目的地——九寨沟。我一直觉得,九寨沟是个美丽神奇的地方:美于“四时之景”,奇于“四时之景不同”。

01.jpg

  此前,我多次想去九寨沟未果,最终成行在这个烂漫的四月。至于原因嘛,当然是因为放假啦-啦-啦-啦!厚装简行,翻出羽绒服和棉裤,背了个不大的双肩包、装了不多的必需品——比如充电宝和苹果薄荷糖。关了所有的闹钟,和三个姑娘一起,出发上路。

  行程竟然有十多个小时。大山连绵起伏、顶峰埋在烟雾缭绕的云里,沟壑纵横。同行的文科才女鉴定说,这是流水侵蚀的结果。北方的孩子没见过这样的山,不见浓密的深绿、也不见潺潺的流水,就是那么一块大大的石头寂寞地站在那里,沉默着相互都不言语。

  途经汶川——那个在电视里见过的曾经满目疮痍的地方,遇到几块上面用朱红色油漆写着大大的“5·12地震遗址”的白色标示牌,这样红白鲜明的对比被立在寂寞的石块山上,我没觉得寂寥哀伤,反而深深为这样的自然力量震撼且折服。

  真的,这样鬼斧神工的天然雕饰让我无端想起了山水国画里如浓墨般的硬朗风骨——精悍得能挺拔起一个民族灵魂的脊梁,这种难以名状的力量涌动在心里、脑海里、血脉里,让我莫名地对于这个城市愈合创伤、痊愈康复一事深信不疑。

  前面山路塌方,大巴车被迫停在窄窄的环山路上。我们下车转悠,意外得见一户山里人家。两个孩子在堆满农货的院儿里玩耍嬉戏,见到我们,姐姐抱起弟弟坐到门口的小马扎上,怯怯地看、腼腆地抿嘴笑。姐姐的牛仔裤有些短了,露出一截脚踝,脚上一双大大的布鞋,颜色灰暗地只能隐约看出花纹,却猜不出颜色了。弟弟的上衣大得不合宜,大概是姐姐穿不下的。我冲他们笑,摇摇手表示再见,弟弟也摆摆手,姐姐还是笑。我有些后悔下车时没背包——包里有糖,和同学转身离开,心里认真盘算起支教的事来。

  路通了,一路向上。在两千米左右的时候我们就真正感觉到了高原反应的不适——头疼、恶心、眼睛胀。对未来几天的期待里也添了几分担心。

  真正见到“海子”是在第二天了。我有个毛病,对某些人事物的喜欢不会掩饰地莫名执着。比如阳光、比如笑、比如干净、比如好吃的、比如蓝色——拼了命地来看它。自然使其与世隔绝这样寂寞深沉,同时也赋予了它触动人心的纯净悠远。九寨沟蓝得特别干净,蓝得让人心怀虔诚,蓝得好像捧起一捧水就能了解一个故事。

  五花湖,没错就是五花肉的那个“五花”,我觉得这里最美。瓦蓝瓦蓝的湖水里清晰可见“鱼翔浅底”的悠扬,清晰可见“水中藻荇交横”的欣然之喜。导游说,在这里给你喜欢的人打个电话吧,接到你电话的人会收获一份幸福。我并不相信在这里打电话有什么独特的、神奇的作用,但面对这样的美景,我还是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我打电话给家里,不知道为什么好像平时很难讲出口的“我爱你们”变成理所应当的脱口而出,电话那一端的瞬间沉默反而让我在惊喜于难得流露真情之余又觉得有泪盈眶。

  我也发了一段声音给他,撒了谎跟他说“在这里打电话给谁,谁就会收到幸福”。他淡淡地说了一声“谢谢”,我回“不客气”。这只是来自一个普通朋友的善意祝福,总不会被拒绝吧?不说喜欢,保持距离,礼貌而不打扰。嘘……这是一个藏那山水之间的秘密。

  两天里,我走在山水之间,恍如隔世的宛若桃园。第二天的清早,我们开始返程了。我透过车窗往外看,视线没有聚焦地走神,仔细想想这一次旅程——欣喜惊叹,敬畏自然。“生命不可抗拒,生命又厚爱有加。”九寨一行对此尤有体味。悠悠走过不尽蓝的天,轻快行经无限远的路,谈笑有关风花雪月的青春剪影,深沉不语是那遥远天际的落阳。

  同学少年恰执笔,不眠星月相对欢。这两天,我不在西塘,在九寨。


编辑:罗莎  / 审核:罗莎  / 发布:罗莎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