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海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此间风景正好
文:高雨辰 图:2 来源:学生记者团 时间:2016-03-29 2895

    我,一个北方来的文科姑娘。“北方”、“文科”和“姑娘”三个关键词大概就已经决定了我是这个坐落西南的理工学校里的一小部分。一心想当个幼教的人千里迢迢来到这儿做了“城管”,就当是命运安排,心态好到没心没肺的“随遇而安”这样想着。

    2015年8月28日,星期五。我和家人坐在一辆银白色的商用车上,从南门进来,第一次走近清水成电。桂花正香,银杏未黄,我满眼憧憬、也有迷茫。

    像所有刚刚离开高中走近大学的新生一样,对于一切未知而陌生的大学是怀着一种敬畏的,安顿下来食宿却安定不下来那颗青春躁动的小心肝儿——军训、学生会、上课、自习、考试……一路走来至今,半年不到却像是经历了一部很长很久的戏,戏中苦乐如今仍在心头。

    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让城市变得越来越相似——都是有高楼马路的繁华地方。第一次深深觉得“家在远方”是在给家里打电话忘加区号的时候,那个客气而疏离的机械声温柔告诉我,那是空号…重复几次确定号码没错、终于加上区号电话被姥姥接通的一刻,我产生了一种类似游子乡愁的感情。

    四个姑娘一台戏,我排老四,真心诚意地道一声感谢,感谢这么不够好的我有幸遇见你们。老大是那个把我抱在怀里任我鼻涕眼泪蹭在她衣服上的姑娘,二姐是那个安安静静不说话在每周四下午卫生检查前认认真真的用纸巾擦瓷砖上扫不掉的头发的姑娘,三姐是那个和我一起把十几斤的箱子从商业街搬到宿舍五层的姑娘。我们一起笑过哭过闹过,也将一起讲完接下来的故事。

    遇见他,实在是一件很意外…哦是很好很好的意外。大概真就是在人群里多看了一眼的那种遇见,那是因为认真的简单所以干净的东西,很难解释或形容。一股不知道从哪儿来的毫无道理的勇气给了我从小到大最疯狂最不计后果的冲动——表白。然后……“我们不合适。”——被拒绝。他不喜欢我,我不喜欢别人。不能勉强他,也不想将就别人,所以就安下心来好好背单词过六级好了。

    其实我实在不愿意把我过去半年的生活用一些文艺或者直说是矫情的比喻修辞来概括,我觉得大学到目前为止教会我最多最深刻的东西就是“生活”——踏踏实实、真真切切、不矫揉造作、不咬文嚼字的认真态度。所以我其实并没有胸有成竹的信心来把它完成好,与其说是我描述过去不如说是我讲一段故事。大学从来不是某一个地方,而是某一种环境。它包容你进某种环境,里面有各种合适你的人、事、物。之所以说是“合适”,里面的种种都能帮助你成长、成熟,你喜欢或者不喜欢、接受或者不接受……一群操着普通话还是隐约听出几分口音的专业老师,几个陪着你疯、闹、笑、玩过这一段大好时光的亲密朋友,一个让你想起来就觉得无限遗憾也无限喜欢或者陪你上课、晒太阳、泡图书馆的人,还有你曾在那里遇见过的——所有好与不好。

    我见过谦逊温和而在某些方面颇有造诣的学长,平易近人、说“如果你有了喜欢的人先让我帮你调查调查底细,被欺负了我帮你找他算账”的辅导员,每天早晨要楼底下把垃圾分类装好、收拾得干干净净而且永远带笑的阿姨们还有银桦三层买面条的窗口那位不管多忙永远特别高兴地问每个人“同学吃啥子”、给很多汤头的大爷…这样的人很多很多、在我身边,因为这些人让我在这个离家千里的城市的第一个冬天过的无比温暖。

    前一阵儿好像身边很多人都遇到了这样那样的“情感问题”,有人来找我当知心姐姐,我跟她们讲过这么一句话,“我亲爱的姑娘,你要相信,全世界的女孩子都是一样的,真的。”现在,我也希望我可以把我生活的一段缩影放映出来与你分享,把关于亲情、友情和类似爱情的部分一笔带过,希望你能在这样的大框架里中找到你的影子,希望你也能收获到温暖和美好,因为全世界的我们都是一样的,真的。

    “念一首诗银杏黄,唱一支歌桂花香,讲个故事草坪上,清沙河畔好时光……书墨香,暮鼓送晨钟;声琅琅,朝露醒、云霞红;几分青涩懵懂,立人品学沐春风;也道成熟模样,恰同学少年梦。”这是一月十四号下午,最后一门刚刚考完,我在寝室里,可以听到走廊里同学们收拾行李准备回家的声音。银杏黄过、落了,成都的冬天不见雪,我有点儿想家了。

    “喂,姥姥,是我,辰辰。”

     ……

    “不冷。身体也好,都很好,同学老师都很好相处。”

    ……

    “嗯,好,过几天就回去了。你们也注意身体。”

    ……


编辑:李思扬  / 审核:李思扬  / 发布:李思扬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