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海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黑白世界的“困惑与抗争”
文:李思扬 来源:外国语学院 时间:2016-02-16 2927

  《土生子》是美国第二次非裔美国文学文艺复兴先驱—理查德·赖特的代表作。在《土生子》中,赖特用他现实主义的笔触,把“黑人人物”青年别格・托马斯置身于真实的历史环境中,紧扣人物的身份、经历和遭遇来刻画黑人形象。通过对黑人与白人各阶级及他们之间关系的描绘,一幅20世纪40年代美国种族偏见 社会不公和经济剥削所引起的暴力事件和病态人格的社会生活的图景就非常清晰地呈现出来。

  20世纪40年代前后,美国政府实行“种族隔离但平等”的原则,使得黑人、白人学生不能共校,白人高校的招生政策中也常出现歧视性条文,将黑人学生拒之门外。在《土生子》这部小说中,黑人被剥夺了与白人同等教育、就业、娱乐等权利,别格及他的伙伴们每天做的事情也就只是抽烟、喝酒、打弹球,玩虚拟中的白人的游戏、想象白人的生活,他们被剥夺了接受正规教育的权利。正如《土生子》中主人公别格所说:“我曾经想要当飞行员。但是他们不让我进到那个我可以学习飞行技术的学校他们盖了一所很大的学校,随后在它的周围画了一条线,说什么之后住在线内的人才能进学校。他们把所有黑孩子都关在门外了”。

  作者赖特在《土生子》中通过别格的律师麦克斯之口警告白人社会:“法官阁下,请记住,人们也能够因为自己的无法发挥而是死去,就像吃不饱肚子而饿死一样,他们也能够因此而杀人”。所以说,别格使用暴力的方式对强加于自己的暴力的反抗来自于他对于暴力的长时间的反抗。

  别格出于恐惧意外地导致玛丽窒息死亡这一过程是本书中最富戏剧性的高潮。这情景击中了美国主流社会和民众最敏感的神经,因为他袭击的是一位白人女性。美国法律规定:一个黑人男性如果在晚上九点钟以后仍停留在白人妇女的房间里,那么他就自动触犯了最重要的法律之一,要被处死。因此当他搀扶着醉蘸醉的玛丽回到她的卧室时,他知道他在冒着怎样的危险。所以当别格在玛丽房间里面看到道尔顿夫人站在门前时,因为害怕竟然一时间将她看成了幽灵。接着又因为害怕道尔顿夫人发现他在玛丽小姐的房间里面发现自己的存在,而用枕头捂住了玛丽的口鼻(目的是为了让她不说话),未曾料想这一鲁莽的全因极度恐惧而造成的行为导致了玛丽的死亡。

  赖特告诉世界,是“白人至上主义”所形成的独特的机制以独特的方式塑造了黑人的日常行为,进一步加剧了黑人在美国这样一个白人的国家中的人格的分裂和内心的困惑。

  反抗,是《土生子》中黑人“别格”寻求改变美国社会种族歧视的方式。别格憎恶限制了他自由和权利的白人,因此他采用了暴力的方式报复社会。别格虽然最终因为他的暴力——“无意杀人”而被处死,但这种失败对于别格个人而言,是一个胜利。的确,从客观上来讲,暴力有时是一种避免被美国白人世界“吓倒”的途径,是非裔美国人反抗白人社会的体现。暴力赋予了别格两种能力—行动和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说,别格感觉到杀死玛丽使他的生活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是他的一个“创造”,在这一过程中,“坚冰被打破”,他现在可以做“其他事情了”。暴力揭示了他生活的隐含意义,因为借助于暴力他能够向他有生以来一直恐惧的白人世界进攻,这种进攻使他获得了精神解放,找到了自我,并得到了自由。所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暴力也成为黑人获得人身自由和自我身份认同的重要方法。

  别格的反抗还体现在他对于宗教的否定上。当别格身陷囹圄,他并没有祈求上帝为他指引道路以得到灵魂的救赎。别格扔掉了十字架,他宁愿选择死亡也不选择灵魂的救赎,因为在他看来,他什么都没有做错。在经历了痛苦的遭遇和思考后,别格的自我意识和精神成长得到了完善。他能够以勇气与平和的心态来面对长久以来折磨他的恐俱。这种人格的获得是使别格发现了藏于他内心深处的人性,这一发现最终使“别格”,一个非裔美国作家创作的20世纪40年代典型“黑人形象”,立体的、多层面展示给美国社会和民众,显示了对黑人人性的否定可能产生的可怕后果,警示美国社会要引以为鉴。

  赖特在《土生子》中写到:“把别格·托马斯乘以一千二百万,除去环境和脾气上的差别,再除去完全受教会影响的那些黑人,你就得到了黑人民族的心理……尽管别格们的反抗被证明不是引导黑人突破困境的正确出路,也没有使他们得到幸福,但是这种反抗代表着新一代黑人的诞生,代表着黑人自我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黑人开始反思自己的身份,为黑人民族的发展寻求新出路。

  今日美国,种族歧视意识仍然根深蒂固,黑人等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教育、社会保障等问题上遭受歧视的现象依然存在。例如在弗格森地区,其居民中非洲裔占70%左右,但在该地区的行政、司法、教育等机构中,白人却占据主导地位。这种“弗格森现象”在美国很多白人与少数族裔混居的地区并不少见。

  赖特的自然主义范式强调“种族偏见社会不公和经济剥削”所引起的暴力事件和病态人格应是现代美国社会应该关注的首要问题,认为“人”完全是环境的受害者。赖特对美国社会的深刻认识在今天依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别格·托马斯”也依然是今日美国城市贫民区无数非裔青年的原型,今天的非裔青也都能够从“别格”这个黑人典型人物中找到自己,黑白世界的“困惑与抗争”依然遥遥无期。


编辑:林坤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