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成电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封面新闻:民企如何借力智能经济?电子科大教授周世杰:应聚焦核心技术而非急功近利搞应用
文:封面新闻记者 李秀江 见习记者 刘旭强 来源:社会媒体 时间:2018-09-14 2602

在 2018 中国(四川)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上,人工智能成为嘉宾探讨的热门话题之一。9 月 13 日下午的专题论坛中,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院长周世杰教授以 “民企与智能经济发展”为主题指出了民营经济借力新人工智能的机遇所在与发展路径。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软件学院院长周世杰演讲

观点:

企业要发展好,一定要与智能经济融合

人工智能很火,但如果局限于人工智能,那也过时了。现在最火的一个词是 " 新人工智能 "。周世杰的主题演讲《关于智能经济浪潮下民营企业发展的思考》,以 " 新人工智能 " 这样的颠覆认识的新名词开头,立马吸引了在场嘉宾的兴趣。

周世杰说,当前的新人工智能衍生出智能经济,即以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为基础,以语音、自然语音和视觉等智能算法为支撑,以智能音响、智能机器人、无人机、无人车等为主要产品形态的新型经济形态。" 简单来说,智能经济就是信息基础设施 + 智能技术 + 智能产品,未来,这一定是企业发展的趋势,而一家企业要发展得好,一定要和智能经济融合。"

周世杰说,现阶段智能经济将迎来多个机遇。一方面是新兴市场应用机遇。全球智能经济规模 2018 年将达到 2700 亿元,其中在中国预估有 400 多亿元,一旦和实体经济融合,带来的产业规模将非常巨大。然而,当前智能市场的企业很少。据不完全统计,整个中国有约 1000 家人工智能企业,而且多数集中在一线城市。四川的人工智能企业现在只有 100 余家,存在大量的机遇。我们应该怎么做?当然是寻找和培育自己的本土企业。

支招:

应聚焦研发核心技术而非急功近利搞应用

在机遇面前,民营企业如何抓住机遇呢?周世杰说,一方面利用民营企业的优势汇集高端人才,比如引进和留存人才。国有大型企业引进人才,很难突破体制机制,但民营企业非常灵活,能够运用自己的特点,强抓人才,走在国有企业前头。

同时,要借助资本市场,弥补资金短缺。2017 年,全球的人工智能融资规模接近 400 亿美元,绝大多数资本倾向来中国投资,民企要抢占这方面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要用好中国国内的资本。

周世杰分析,当前四川 100 多家人工智能企业,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在做基础、技术,其他企业全部聚焦在应用领域,应用领域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如果你突破核心技术,抢占产业链高端,在智能经济浪潮下就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具体来说,要聚焦核心技术,不要简单地做产品。要搞清楚自身定位,抢占产业链的合理位置,在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分别做什么,实在要做应用层,也应该形成核心竞争力,避免形成同质化竞争。


编辑:陈伟  / 审核:陈伟  / 发布:陈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