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近日,2018国际微波年会(International Microwave Symposium)IMS及射频集成电路会议(Radio Frequency Integrated Circuits Symposium)RFIC在美国费城成功举行。此次会议上,我校共发表21篇高水平论文,展示了多项研究成果。
近两年我校与世界名校(部分)在IMS会议上发表论文数量
本届IMS会议共收录474篇优秀论文,这些论文来自全球239个不同机构。其中,电子科技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的有21篇,占全部会议论文的4.4%。据统计,在今年的IMS会议上,我校发表论文数量位居首位。加利福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发表12篇,乔治亚理工大学(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发表11篇,科罗拉多大学(University of Colorado)发表9篇,位居2-4位。RFIC会议共收录141篇优秀论文,我校命中1篇。这些优秀论文展现了我校在微波、集成电路领域中的突出贡献和雄厚实力。
在21篇优秀论文中,我校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罗讯教授指导的“A Wideband Filtering Balun Using CPW-to-slotline Transitions”和康凯教授指导的“A Ku-Band 8-Element Phased-Array Transmitter with Built-in-Self-Test Capability”两篇论文进入学生论文竞赛(Student Paper Competition’s Interactive Forum)候选名单,还有两篇论文进入高级实践论文比赛(The Advanced Practice Paper Competition)候选名单。
此外,我校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2016级博士生在2018年国际微波年会(2018IMS)学生设计竞赛中的高效率线性功率放大器竞赛单元获得冠军,并将在IEEE Microwave Magazine发表该竞赛作品研究论文。这是我校学生首次在该竞赛单元中获得冠军,也是中国大陆地区高校学生在该竞赛中第一次夺冠。
亓天博士为该作品的主要设计者,队伍成员还包括博士研究生史卫民、硕士研究生唐小彬及潘勇,竞赛的指导教师为何松柏教授与游飞副教授。本次参赛作品采用研究团队提出的微波晶体管非线性电路模型及非对称Doherty前匹配结构,实现了对第二凸瓣的良好扼制,满足线性性能的同时提高了功率放大器效率,最终在竞赛现场测试一举夺冠。
何松柏和游飞带领的科研团队长期坚持高效线性固态功率放大器研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鼓励学生参加高水平国际会议、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在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等国际期刊发表相关研究论文60余篇。2011年,团队首次参加IEEE组织的功率放大器设计竞赛并获得第7名。团队坚持不懈,积极参与竞赛,与国际同行交流,之后获得过竞赛第3名,直至本次参赛夺得第1名。研究团队始终面向技术前沿,从Sub-6GHz SSPA到CMOS、Ku-band MMIC,从Ka-band MMIC、数字Doherty功率放大器到面向6G的全数字微波功率放大器(全数字集成微波发射机架构),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贡献团队力量,为业界提供先进技术解决方案。
相关链接:
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国际微波年会(International Microwave Symposium,简称IMS)为国际微波领域的全球顶级会议,由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微波理论和技术分会(MTT-S)主办,至今已有65年历史(均在美国召开,仅2012年在加拿大召开),每年有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及公司的专家、学者、研究人员、研究生参与,涵盖了射频、微波、毫米波等领域从模块设计到系统应用的所有方向。学术界科研团队的最新研究、全球工业界巨头的最新产品均在该会议上争先亮相展示,为射频、微波、毫米波等领域提供业界标杆。同时,会议还包括学生论文竞赛和学生设计竞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展示机会和平台。
IMS链接:http://ims2018.org
RFIC(Radio Frequency Integrated Circuits Symposium)链接:http://www.rfic-ieee.org/
编辑:董虹宇 / 审核:林坤 / 发布:陈伟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